COP29中国角共议循环经济助力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中外实践
11月20日,巴库——《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艾伦·基金会与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在COP29中国角共同举办“循环经济助力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中外实践”主题边会,并于会上正式对外发布《循环经济三重奏:助力中国落实气候行动》研究报告。该报告由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英国)北京代表处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联合研究撰写,旨在探索循环经济在应对气候危机中的关键作用和发展路径,协同推进中国循环经济转型与气候目标实现。
11月20日,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英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关一松在COP29中国角发言。
报告指出,循环经济作为全新的发展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开采―生产―废弃”的线性经济模式,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的脱钩,以更少的资源投入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为了适应新时期高水平发展的需求,报告在传统3R原则基础上将循环经济的概念升级至10R,并深入阐释了以10R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实施路径,提出循环经济助力中国实现气候目标的“三重奏”解决方案。
图说:循环经济的10R概念升级示意图。【注】生产阶段:拒绝(Refuse)、重新设计(Redesign)、减量(Reduce)。使用阶段:重复使用(Reuse)、改造(Repurpose)、维修(Repair)、翻新(Refurbish)、再制造(Remanufacture)废弃阶段:回收(Recycle)、再生(Regenerate)。
在报告研讨会上,作为报告主要作者之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对10R的内涵做了详细地理解阅读:“10R策略覆盖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在生产阶段,加强智能化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重新思考产品设计、价值链构成和商业模式。在使用阶段,通过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的循环使用来延长产品及部件的常规使用的寿命,避免其过早地进入末端处置环节。在废弃阶段,若上述循环策略仍未能实现零废弃目标,可依赖回收和再生处理废弃物,属于最后的解决方案。”
随着中国“扩内需,促消费”战略的推进,衣食住行用等消费行为引发的消费端碳排放将持续攀升并带来新的减排压力。当前,民用建筑、交通出行和塑料制品与包装领域的碳排放总量每年约为48亿吨。循环经济在降低消费端碳排放方面潜力巨大。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措施,预估年均可带来18亿吨的减排潜力,占总排放的三分之一以上。
中国风电和光伏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面临关键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新型废弃物管理的双重挑战。预计到2050年,中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容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000吉瓦。随着风电和光伏设备退役潮的来临,中国预计到2050年将累计产生高达2300万吨废弃风机叶片和8800万吨废弃太阳能光伏板。实施循环经济策略,如延长风电和光伏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回收利用退役设备中的材料,可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对关键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增强关键原材料的供应,推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价值链向低碳和零废弃转型。
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和不利影响不断加剧,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提升风险防范与抵御能力已成为全世界共识。研究证实,循环经济在气候适应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积极效益。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多渠道获取和循环利用资源,扩大了原材料供应的地理分布和来源多样性,从而增强了供应链的韧性;通过促进自然再生的方法,提高了社会经济系统适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能力。
报告详细阐述了在上述关键领域实现循环经济“三重奏”效益的具体措施,为循环经济进一步助力中国气候行动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在民用建筑方面:1.充分的利用现有建筑存量,避免大拆大建,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2.推广遵循自然法则的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案,例如:通过被动式设计最大化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打造低能耗、高效能的人居环境;3.发展模块化、装配式建筑,并逐步推广低碳建筑材料的应用,减少建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碳排放。
在交通出行方面:1.提供数字化、多模式的按需出行服务,构建零排放、智能化的交通运营管理体系;2.引导共享出行,提高座位利用率,减少道路车辆数量,缓解交通拥堵;3.推广发动机、转向系统等关键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降低车辆隐含碳排放,能够显著减少碳排放。
在塑料制品与包装方面:1.禁止生产和使用不必要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动源头减量;2.提高塑料设计的可重复使用性和可回收性,增加再生塑料的使用,减少对高碳原生塑料的需求;3.推广重复使用模式在消费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如再填充包装、可重复使用的外卖餐盒等,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
在风电与光伏方面:1.在风光发电场站项目开发中融入循环经济理念,从项目选址、设备选型到施工建设各环节优化资源利用;2.推广模块化设计和低碳材料,减少生产阶段的排放,并通过局部更换组件降低材料消耗;3.通过定期维护、翻新和再制造,延长设备和部件的常规使用的寿命,最大限度保留价值;4.打通退役风光设备的回收链路,完善从拆解、分离、回收到资源再利用的各环节,推动关键原材料的循环利用。
基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循环经济通用政策框架,报告提出了推动中国循环经济促进气候行动的五大行动方向:多层次推动循环设计改造;建立高效高值的资源利用体系;完善低碳循环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强对科学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和技能提升的投资;合作推动系统性变革。
报告明白准确地提出了基于上述行动方向的15项具体行动建议,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一同推动循环经济与气候议程的深层次地融合,助力中国在减污降碳、能源转型和气候适应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英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关一松在发言中强调:“中国正逐步成为全世界气候治理的引领者,通过政策创新、技术突破和产业转型加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循环经济‘三重奏’能够为中国气候行动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