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公告
可编程光衰减器工作原理及自动校准
来源:媒体公告      发布时间:2024-08-27 14:11:04      


可编程光衰减器工作原理及自动校准


  ND滤光片是在K9玻璃基片上,采用真空沉积法镀上中性密度的Ni和Cr合金而制成,具有优良的均匀性和平坦的光谱透射特性。为防止滤光片的表面反射光产生干涉影响被衰减光源,除在滤光片没有金属镀层的表面加镀宽带增透膜降低反射外,滤光片稍倾斜于光轴安装可阻止反射光回到入射端,大幅度的提升仪器的回波损耗。滤光片表面加镀增透膜还有助于降低插入损耗,扩展仪器的低端可调衰减范围。

  为获得要求的分辨率,对可变滤光轮片采用1024道递增编码器,对固定滤光轮片采用512道递增编码器。编码器对每一个方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进行计数,这样,每转的有效分辨率分别是4096道和2048道,来保证了0.01dB高分辨率的实现。

  设计中还采用对滤光轮片的位置做实时动态调整的措施,每隔2.048ms,伺服控制CPU的内部定时器产生一个定时中断,中断服务子程序分别调用可变滤光片和固定滤光片的控制程序,采样当前滤光片位置,并计算实际位置与目标位置之差,根据此差值对电机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保证设定衰减值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AV6381光衰减器的电机驱动原理如图3所示,CPU将设置的电机应到位置和检测到的电机实际位置送往脉宽调制器,脉宽调制器发出信号控制电机驱动芯片L298N(是否转动、转动方向、速度控制等)。编码器将电机的位置信息[7-8]传送至计数器,CPU读取计数器的内容并将电机的实际位置发往脉宽调制器,实现闭环控制。

  衰减设定能够最终靠直接旋转ND滤光轮片实现,2片ND滤光轮片各自由带旋转光电编码器的直流伺服电机控制。滤光轮片固定在电机轴的前端,实现滤光轮片与光电编码器位置传感系统之间的位置匹配。

  2个光电编码器均采用A、B、I三通道递增编码器,A、B通道各自输出相位相差90°的方波,根据A相和B相的超前或滞后关系,伺服控制电路中的计数器可对转动角度进行计数,且能识别电机的转动方向;I通道输出索引脉冲,用以确定电机的绝对位置。

  设同一波长的光,滤光片转到第n个脉冲时衰减值为Tn,转到第m个脉冲时衰减值为Tm,则对于n与m 之间的任何整数k,此处的衰减值Tk为:

  为了保证满足衰减准确度(0.4dB)的要求,必须精确得到可变滤光片角度与衰减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般都会采用4个编码脉冲计一次数,这样就需要测量1024个数据,而不同波长的光,经过滤光片时衰减是不一样的,即衰减值还与波长有关。为保证在1200~1650nm波长范围内实现全衰减量程内的衰减准确度,至少要测2个波长点。加上固定滤光片的测试数据,一台衰减器在理想情况下的衰减准确度校准,需要测2000多个数据,这是极其荒度时间的。为了衰减器能进行批量生产,一定要考虑利用计算机实现自动校准。

  光源发出的光经衰减器衰减,由功率计检测,计算机通过GPIB接口控制滤光片转动、采集功率计读数,最后把采集到的数据来进行处理,得到Intel-Hex格式的数据文件,再将此数据文件编程到E2PROM中即可,控制流程如图5所示。

  AV6381型可编程光衰减器可提供高达60dB范围的高准确度衰减调谐,是光损耗特性、光传输特性分析及光功率计计量的理想工具,优于40dB的回波损耗,非常适合于易受反射光影响的设备的测试。

  按照上述思路编写完成的自动校准测试程序,经几个批次的生产,其正确性已得到充分验证,并且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光机部件由2片中性密度滤光片[6](ND filter)、直流伺服电机和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以及光纤准直器组成,如图2所示。

  入射光经过2片滤光片衰减后,进入输出光纤。2片滤光片中,一片为固定滤光片,其衰减量为0~50dB,以10dB步距变化,另一片为可变滤光片,其衰减量在360°范围内为0~10dB(实际镀制为270°衰减范围0~15dB)连续可变。这样,入射光经2片滤光片组合衰减后,可得到0~60dB范围内连续可变的光衰减量,步距为0.01dB。

  滤光片的转动是能控制的,分辨率约为0.09°(360°/4096)。用1310nm 波长的光通过滤光片,用光功率计检测输出光的功率,转动滤光片,每隔一定的角度测量一个数据,这样就能够获得滤光片的不同位置对某波长光的衰减值。同样的方法再测其他波长点,经过线性拟合得到校准数据,写入E2PROM即可。

  光衰减器是光纤通信设备检验测试(如光功率计计量、光功率衰减、接收机灵敏度测量等)中必不可少的测试仪器之一。国外一些大的仪器公司,如JDS、Agilent(HP)、Anritsu等,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光衰减器(包括机械光衰减器、电控可调光衰减器[1-4]以及 可编 程光衰减器[5-6])的研制和生产,现已形成系列新产品。而国内有关厂家迄今推出的光衰减器仍为机械式的简易光衰减器,其特点简单易用,但其衰减准确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回波损耗等技术性能均不及可编程光衰减器,可编程光衰减器仍靠进口。AV6381型可编程光衰减器是根据国内市场实际需要,自主研制开发的,它不仅仅具备优良的衰减准确度、重复性和高的回波损耗等技术特点,而且具有操作灵活性和计算机远程控制功能,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同期国际同种类型的产品水平。AV6381型可编程光衰减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是衰减准确度,而衰减准确度的校准是点对点的,并且还要考虑到波长的影响,因而工作量极大。能否实现自动校准,关系着光衰减器能否进行批量生产。

  整机控制由主控电路、伺服控制电路、光机部件、GP-IB接口电路以及键盘显示电路等组成,如图1所示。

  本机采用双CPU并行解决方法,伺服控制CPU用于接受主控CPU的命令和数据,计算电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去驱动伺服电机,控制伺服电机转动到指定位置;主控CPU用于控制显示、处理键盘和GP-IB接口等,根据波长和衰减量大小(由操作面板或 GP-IB接口输入)以及E2PROM里的修正数据计算电机的位置,并发送相应的命令和数据给伺服控制CPU。

  [6]赵凯华,钟锡华.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10-100.

  [7]贺永亮.基于编码器插值技术的光衰减器电机定位系统[J].电子工程师,2005,31(8):18-19.

  借助于稳定光源和标准光功率计,分别在1310nm和1550nm波长点上精确测量固定滤光片的10、20、30、40、50dB档的衰减值,再每隔一定转角(可用步进脉冲个数来计量,如4个脉冲)精确测量可变滤光片在对应波长点上的衰减值。

  设2个波长点的波长值分别为λ1和λ2,滤光片转到第n个脉冲时衰减值分别为T1、T2,则对于任意波长λ,滤光片转到第n个脉冲时衰减值T为:

  如前所述,AV6381的连续可变衰减是通过以10dB步进的固定滤光片和0~10dB连续可调滤光片的有机配合实现的。一方面,固定滤光片的衰减量不仅与波长有关,而且即使对于某一确定的波长点,与期望值也有很大悬殊,其10dB步进调节误差必须依靠连续可变滤光片来补偿,所以,可变滤光片的镀制除保证其本该完成的10dB调节量外,还要为固定滤光片提供5dB范围的衰减补偿。另一方面,可变滤光片的衰减和角位置之间的线性关系与期望值也有差距,同时,对于某一确定的角位置,其衰减值也与波长有关。鉴于上述原因,为保证在1200~1650nm波长范围内,实现全衰减量程内的衰减准确度(线种滤光片的设计镀制取得保证之后,软件的数据修正十分必要。